抗日战争时期,豫北沙区有一个威震敌胆的神枪手李焕章,群众中流传着他的很多战斗故事。
一、神枪显威
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李焕章练了一手好枪法。不仅能百步穿杨,而且打狂奔的野兔和疾飞的乌鸦也百发百中。有一次,战士们想改善生活,但是,在战争年月连填饱肚子都很困难,去哪儿弄好吃的呢,炊事员很为难。李焕章说:“别作难,我去弄点野味犒劳犒劳同志们。”说罢就和通信员出去了。约莫两三个小时,他们提着三四只大肥野兔回来了,战士们饱饱地美餐了一顿。以后同志们都叫他“神枪手”。
1941年4月12日,日军对冀鲁豫沙区根据地进行灭绝人寰的“大扫荡”,随后又在根据地周围修建了许多据点,对沙区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妄图把抗日军民困死饿死。为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拔掉了西永建据点。西永建据点是敌人进攻沙区根据地的桥头堡,拔下这个据点,就像敲掉了“蚕食”根据地的门牙。伪军军长李英下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夺回西永建据点,并说:“谁能夺回西永建,就让谁当旅长。”
一天拂晓,伪军1000多人在团副金承斌的督率下,像恶狼似的向西永建扑来。当时,八路军在西永建的部队不足400人,敌我力量悬殊。但是,在分区司令员朱程指挥下,八路军利用有利地形,连续打退了敌人的10多次进攻。傍晚,朱程司令员决定抽出一半兵力出寨,迂回到敌人背后袭击敌人,留一半坚守阵地,朱程司令员坐镇指挥守寨。
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敌人又一次发起进攻。李焕章所在的县大队和卫河大队的一个连负责守寨,李焕章弹无虚发,一枪一个敌人,时间不长,在他的阵地前面已躺下了数具敌人的尸体。战士们也照着李焕章的样子沉着应战,他们打退了一批又一批敌人。但是,有限的火力并不能阻挡住敌人的疯狂进攻,形势十分紧张。
这时,朱程司令员把李焕章和卫河大队的一个连长叫来说:“人们都说你俩是‘神枪手’,今天要显显神枪手的威风。”朱司令员让他俩分站在自己两边,命令道:“你们照我的命令打,‘擒贼先擒王’,要专挑当官的打。”照朱司令员的命令,他们一连撂倒了三个站在伪军后边挥舞手枪的家伙。
忽然,朱程司令员从望远镜里发现东北方向的路沟里,有个拿望远镜的家伙在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不断有带手枪的敌人从那里进进出出。“那家伙一定是敌人的指挥官,能把他干掉吗?”朱程司令员问。“能!”李焕章和那个连长一边答应着,一边举起步枪,只听“叭”的一声,那个家伙应声栽倒在路沟里,这家伙正是敌人的指挥官金承斌。
这时候,迂回到敌人背后的两个连也突入敌群。在八路军前后夹攻下,敌人群龙无首,丢下400多具尸体,连滚带爬逃回老巢去了。
二、虎穴除奸
1944年,伪匪铁德镇部不断窜扰冀鲁豫沙区根据地的边沿村庄,抢粮夺物,杀人放火。铁德镇扬言:“我老铁与八路势不两立,有我老铁在,他们就别想过安生日子。”
铁匪是内黄县城西代村人,为刺探根据地的情报,他以本村为联络站,派出很多密探化装成老百姓,到根据地搜集情报。后来,由于根据地不断巩固,不少便衣密探被民兵抓获,他们不敢南犯沙区根据地,就在代村附近欺男霸女,为非作歹,周围村庄的老百姓被他们害苦了。为首的一个无恶不作的铁杆汉奸是铁德镇的一个亲信。抗日政府决定为民除害,敲掉这个铁杆汉奸。
一天,在代村街头出现了一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袍,趿拉着鞋子的人,他肩头上斜挎着盒子枪,身后跟着一个卫兵打扮的孩子,他们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踅来踅去。老百姓看到避之唯恐不及,都纷纷关上了大门。
突然,这两个人拐进了一户农家。这家正屋房门大开着,有两个伪匪正挟持着一个姑娘在喝酒,上首坐的正是那个铁杆汉奸。
两个人猛地冲进屋里。“不许动,举起手来!”两支手枪同时对准了那个汉奸的脑袋。“别,别误会,都是自己人。”那个汉奸还以为是有人在和他开玩笑。
“甭叫唤了,我是李焕章!”李焕章怒喝道。那两个伪匪一听李焕章的大名,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直喊“李爷饶命”。“别啰嗦,起来跟我们走!”随着李焕章一声令下,两个匪徒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姑娘听说是八路军,也连忙跪在地上,她的父母也应声从侧房里跑出来跪在李焕章面前说:“求求您,千万不能放了这俩坏蛋,他们把俺害得没法活啦。”说罢,一家三口一齐放声大哭起来。
李焕章怕连累群众,说了声“饶不了他们”,就把这两个家伙拉到村外打死了。临走,他们把一幅标语压在了两个汉奸的尸体上,上面写着:“谁再敢欺压百姓,这就是谁的下场!”
这次虎穴除奸,既震慑了铁德镇,又警告了欺压百姓的伪匪,从那以后,敌人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欺压群众了。
三、只身捉“舌头”
1945年初,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靠近沙区的卫河以东的敌人全部被赶到河西去了。敌人企图以卫河为界,固守河西,他们把大批兵力布防在楚旺、豆公、梨园、苏村等沿卫河一线。
内黄县委提出“要扩大根据地,打过卫河去”,为了摸清敌人的布防情况,必须到敌人那里进行侦察,如果能捉个了解敌人内部情况的舌头就更好了。李焕章自告奋勇只身前往。
初春的一天,李焕章与一个同志乘船渡过了卫河,他让那个同志留下看护小船,自己化装成老百姓直奔豆公集。时值豆公集会,赶集的人群熙熙攘攘。李焕章戴一顶破毡帽,混在赶集的人群里,在敌人据点附近游来逛去。晌午的时候,一个伪小队长推着一辆自行车,挎着手枪,叼着烟卷,从据点里走了出来。
“好机会!”李焕章紧紧跟了上去。等离据点远了,他紧走几步,装作借火赶上那个伪小队长。“喂!借个火。”伪小队长刚一愣神,李焕章已把他斜挎在身上的手枪顺势拽了过来。
“别吭声,我是李焕章。”李焕章用手枪指着那个伪小队长低声喝道,然后又大声对周围群众说,“俺俩有仇,碍得着的上前,碍不着的后退!借光,请闪开道。”听他这么一说,赶集的群众“哗”的一声闪开了一条路。
刚出寨围子,有几个伪兵尾随追了过来。等他们离得近了,李焕章反手一枪,就把跑在最前边的那个伪兵的帽子掀上了天,吓得他们掉头逃回寨里去了。
李焕章回头命令那被俘的伪小队长:“骑上你的车子快点蹬。”那伪小队长不敢怠慢,慌忙骑上车子使劲往前蹬,李焕章朝天“当当当”打了几枪,然后跨坐在那伪小队长自行车的后架上,用枪逼着他的后脊梁,直奔卫河渡口。等大群敌人追来,李焕章已经胜利地回到了卫河东,完成了捉“舌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