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安阳的老粉坊,主要以制作绿豆粉条、绿豆粉皮为主。安阳人最喜欢的家常饭就是粉浆饭和粉条肉菜,老百姓对粉浆、粉条的需求量很大,而粉皮是逢年过节或宴席时做菜的必备食材,也是走亲访友的上佳礼品。老粉坊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全部手工操作,有十几道工序,制作出的粉皮造型美观大方,色泽晶莹透亮,厚薄均匀,久煮不糊,柔韧性强,口感温润,四季皆宜,便于储存和携带。
安阳传统工艺制作粉条、粉皮叫“漏粉条、踅粉皮”,其中以“踅粉皮”工艺最难,优质上等的成品粉皮形如玉盘,晶莹剔透,状如菊花,纹理清晰、薄厚均匀。主要原料是优质绿豆,绿豆粉条、绿豆粉皮中含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消暑降温、清热明目、利小便、止泻痢、润皮肤、安神解毒的药用功效,具有滋补和食疗保健作用,四季均可食用,是餐馆、家宴首选食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佳品。现代工艺制作的粉条、粉皮的主要原料是红薯粉、土豆粉,其色泽、口感都无法与传统工艺制作的绿豆粉条、绿豆粉皮相比。
清末民初,京汉铁路开通以后,安阳商号增多。1949年5月安阳解放时,安阳老城共有粉坊53家,有西大街赵家粉坊、郑家粉坊、东门王家粉坊、南大街郑家粉坊、西营街田家、李家粉坊、北门郑家粉坊等。
赵家粉坊创始人赵江,创建“德泉湧”字号粉坊,1946年由铁狮口街搬迁到大西门内西大街,赵江又传其子赵学文经营粉坊至今。赵江曾在解放初期担任安阳市粉坊行业代表。由于他有刻碑手艺,也兼做石刻生意。
郑家粉坊有郑言箴、郑言信、郑言伦兄弟分别开设的“学盛”“全盛”字号粉坊,老粉坊的经营规模也逐步扩大,逐渐成为彰德府有影响的粉坊。1956年公私合营时,安阳的53家粉坊合并成立了安阳淀粉厂,后改为安阳市酒厂,20世纪80年代改制解散。
1979年,“全盛”郑家老粉坊重新开业,成为安阳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个体经营者,销售市场也从安阳地区辐射到周边城市,被安阳市工商联、总商会授予“百年老店、全盛粉坊”称号。2009年,安阳郑家老粉坊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