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主任 范淑云
5月6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500万安阳人民来说,却是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1949年5月6日的拂晓,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指挥部下达总攻命令,200余门大炮齐发,硝烟弥漫,浓烟四起,炮声震动全城,城墙上胜利的红旗在熹微的晨光中迎风招展,被匪军盘踞久陷黑暗的古老安阳城获得了解放。为了让安阳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回到人民的怀抱,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安阳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在纪念安阳解放71周年之际,让我们在历史烟云与现实光影中穿行,重温71年前的战火风云,缅怀革命先烈,感悟伟大情怀,汲取前行力量。
解放前夕的安阳
一、城防极其坚固
安阳城是一座老城,明朝的时候设立了彰德府,修建了彰德府城。据资料记载,明彰德府城城墙高8.35米,厚6.67米,城高平均7.825米,有的地方高达10米。以后不断加固,尤其是日伪军占领以后,将安阳城修筑得非常坚固。在城外1~2公里处筑有一道封锁沟,利用村庄、工厂、寺庙、河流和沟渠等构筑了50余个卫星据点,各点之间以露天交通壕连贯,壕内筑有暗堡,火力布点非常严密。高楼庄西面,有一条北起洹河、南至西关小花园的直线堑壕,堑壕东侧数十个工事并排,相互可展开火力支援,高楼庄西南角有一条堑壕与之沟通,可进可退,防范森严,主要防备西部我太行军区的进攻。再往里是护城河,护城河和城墙之间还有一道外壕。护城河河宽10余米,深3米有余,水底插有尖刺向上的竹扦。环绕城墙修有镇沟堡,枪眼与河岸呈水平线;地堡外还埋有地雷,拉弦直牵地堡内。地堡的暗火力与城墙上的火力上下交叉,封锁了城墙外四周的开阔地。地堡也修得很坚固,第一层是圆木,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粘土,土上铺着石子,然后再覆盖一层土,上边再铺以铁轨,最上边再盖一层土。这样三层料、三层土,枪射不进,炮打不透。
二、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挑起了全面内战,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4月以来,国民党不断向安阳一带增兵,其整编第30师、32师各一部先后进至汤阴、安阳,准备协同整编第40师进攻安阳解放区。8月10日,驻守安阳城的国民党整编第40师106旅及国民党河南省第三专署保安团进犯安阳县解放区的柴库、梁村等村,另一路39旅117团、115团及王自全部,沿洹河北岸向侯家庄、王高村一带解放区进犯。25日,安阳敌人兵分三路西进,侵占北曲沟、四盘磨、陈家井、东夏寒一带,侵入解放区20华里。10月12日,国民党整编第40师106旅一个团配合程道生、王自全、郭清等部共4000人进犯安阳县东部。24日,安阳国民党军万余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分两路向水冶、观台进攻,30至31日占领水冶、观台。在安阳城敌人向安阳县解放区大举进犯的同时,9月,国民党军孙震部进占滑县、卫南县及高陵县南部地区,在滑县城、白道口、留固、上官村、朱楼、韩庄、黄庄、老岸等地建立据点。10月23日,盘踞汤阴城的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孙殿英部和汤阴县保安团共5000余人,分四路向汤阴平汉路以西的鹤壁一带大举进攻,扬言要“全吞汤阴县,占领林县城,威胁太行山”,三四天之内占领了鹤壁集、鹿楼、张公堰、施泉沟等大片地区。12月中旬,国民党第5军的铁蹄踏上沙区内黄、高陵解放区的土地。人民革命武装从日、伪军手中夺得的安阳解放区又沦入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下,侵入解放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还乡团对人民进行血腥屠杀、反攻倒算。安阳国民党军占领水冶、观台后,沿鹤壁、水冶、观台一线修筑了一条以炮楼和公路为主体的南北封锁线。国民党安阳县政府在占领区内建立了乡公所,推行联保制,雇佣保丁、乡丁,组织红枪会对翻身农民进行反攻倒算。各村地主、富农带领还乡团抓捕未转移的村干部、民兵、积极分子及其家属,威逼翻身农民退还土地、房屋、粮食和浮财。还乡团在安阳县水冶镇阜城村一次活埋董大妮等干部、民兵13人;在伦掌杀害干部、民兵100多人。从1946年10月到1947年3月,安阳县有400多名干部被活埋,1000多名干部、群众惨遭杀害。沙区沦陷期间,仅高陵县三区就有200多名干部、民兵和群众惨遭恶霸地主、还乡团头子陈清池杀害。安阳大地一时魔鬼横行,人民遭殃,顿成悲惨世界。
三、地方土顽势力猖獗
解放前夕,盘踞安阳的反动势力除国民党正规军外,还有大批地方土顽、汉奸惯匪。当时国民党地方武装王自全、刘乐仙、程道生、汪怀密、郭清、磁县保安团武荩仁、林县保安团王振国等部都麇集安阳城,加上逃亡地主、还乡团武装,城内敌人约有2万余人。此时安阳至新乡的铁路已经中断,敌人孤军无援,安阳城处于解放区的包围之中。为了苟延残喘,固守待援,敌人对城内各阶层群众横征暴敛,拉夫抓丁不择手段,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在高阁寺和新兴街南头,形成了两大旧货市场,居民将自己家的衣物、旧家具以极低的价格变卖,以换取粮食活命。敌人不断四处骚扰抢粮,直到1949年5月,骚扰与反骚扰、抢粮与反抢粮成为敌我双方斗争的焦点。
1948年9月,国民党驻安阳的40军主力奉调参加徐州会战,撤离安阳。郭清被任命为安阳城防司令,统率王三祝部三个团,王景昌部两个团,刘乐仙部一个团,程万福部一个营,加上郭清部一个团,40军一个辎重营和一个卫生担架队,继续使用40军的番号。实际上,国民党是想让这些土匪部队当炮灰,困守安阳这座孤城,以期保住这个前沿阵地。当时国民党甚至称安阳为豫北的“灯塔”,周边20多个县市的流亡政府、残兵败将,都逃入安阳城内,倚仗城高池深,妄图顽抗到底。
长期以来,这些地方土顽盘踞在安阳一带,周旋于日军、国民党军和我军之间,脚踩三只船,哪一方给的利益多就投靠哪一方,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丝毫没有礼义廉耻。1945年8月下旬,王自全扣押并杀害了前往劝降的八路军豫北办事处工作人员康复生、李德成、申启先及安阳城工部的索慧生、常百川等。日军投降后,这些土匪认为国民政府才是中央政府,投靠国民政府有钱、有枪、有炮、有飞机、有官位。如果投靠共产党,共产党夺了天下,带领穷人们分田分地搞土改,自己没有好日子过,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们与国民党军紧密勾结在一起,极其顽劣残忍。为了打压进步势力,稳固自己的统治,这些土顽匪徒在占领区内建立了乡公所,推行联保制,雇佣保丁、乡丁,收买、蛊惑红枪会对翻身农民进行反攻倒算,手段之残忍,比日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土顽长期在安阳城及周边经营,还有开封、新乡、郑州的国民党空运支援,再加上当时安阳城内有兵工厂,可以生产部分武器弹药,所以装备给养比较充足。敌人自恃安阳城高池深、工事坚固、装备精良、弹药充足,幻想等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起来再乘机兴风作浪。他们一再拒绝人民解放军的劝降,决心顽抗到底。这是安阳城难以攻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解放安阳的曲折历程
安阳是解放战争中黄河以北地区最后解放的城市,解放安阳历时三年有余,时间跨度从1945年10月持续到1949年5月,贯穿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并且过程非常曲折,共进行了四次艰苦的战斗。
一、第一次攻打安阳
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为了抢占胜利果实,于1945年10月9日电令国民党第一战区新1军78师副师长陈子坚,率232团和一个炮兵大队2000多人从郑州乘飞机火速增援安阳伪军。陈子坚一到安阳,就给安阳城内各股伪军封官加爵,当时城内的大汉奸李英、王自全,一个被封为安西先遣军总司令,一个被封为安东先遣军总司令,大土匪程道生被封为临(漳)内(黄)安(阳)汤(阴)保安团总指挥。 1945年10月中旬,国民党又急调第30军、40军和新8军共4万余人,从新乡经汤阴、安阳北犯,妄图打通平汉铁路,进占平津,进而与我军争夺东北地区。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调集冀鲁豫、冀南、太行各军区部队向安阳集结,准备解放安阳,阻敌北进。在我周边部队扫除安阳城周围敌据点的同时,敌军加快北进步伐,10月16日就到达距离安阳只有二十多公里的汤阴附近。此时参加阻敌北上的我军部队大多还在途中,要赶在敌人到来之前解放安阳已不现实。刘邓首长权衡再三,决定放弃安阳,主力部队向北集结到漳河以北滏阳河河套地区布置战场消灭准备北上的敌人。10月23日至11月2日,晋冀鲁豫野战军6万余人在10万民兵和群众的支援下,成功发起平汉战役(即邯郸战役),歼敌4万余人,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对保卫华北解放区,掩护我军在东北的战略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次攻打安阳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形势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蒋介石被迫放弃全面进攻,集中兵力对山东和陕北战场实施重点进攻。当时安阳、濮阳、新乡等豫北地区(除城区外)分属冀鲁豫、太行解放区管辖,是国民党打通平汉线的前进基地,也是联系陕北、华东两战场的枢纽地带。1947年3月,为了牵制国民党军的力量,减轻陕北、华东战场的压力,从3月22日起,刘邓大军发起了豫北战役。在战役第三阶段,刘邓首长决定攻取汤阴县城及安阳县崔家桥等,围困、孤立并夺取安阳。5月5日,刘邓首长命令部队向安阳城进击。至5月24日,刘邓大军攻克安阳城周边南下关、三官庙、清流、纱厂、安阳桥、豆腐营、三里屯、袁坟、袁宅等外围据点多处,歼国民党整编40师两个团和地方反动武装共6000余人,攻取安阳城指日可待。这时由于全国战局发生变化,我党战略部署作出重大调整,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两次致电刘伯承、邓小平,要他们尽快结束内线作战,相机渡过黄河向外线出击。鉴于安阳城工事坚固,短时难以攻取,主力准备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南下展开战略反攻,5月25日,刘邓首长下令暂停对安阳城守敌的攻击,安阳城之敌由太行军区和冀南军区部队继续围困,野战军撤下来休整。此后,刘邓大军第1、2、3、6四个纵队共12万余人,在安阳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整,6月23日向濮阳、寿张地区出动,于6月30日晚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第三次攻打安阳
1949年3月,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消息传来,安阳守敌人心惶惶。此时安阳至新乡的铁路已经中断,空投给养也严重不足,敌人为了苟延残喘,加强了对安阳城内及周边群众的横征暴敛,拉夫抓丁,肆意骚扰,残酷杀害我干部、民兵和群众。安阳百姓忍无可忍,急盼人民军队解放安阳。此时,四野先头部队第40军南下途经安阳,太行五地委、五专区很多干部、群众纷纷向韩先楚军长控诉安阳敌人的罪行,强烈要求大军打下安阳再南下。虽然40军此次并无解放安阳的任务,但耳闻目睹当地群众饱受安阳残敌纷扰之害,韩先楚军长决定打下安阳再南下。部队改变行军计划需报四野总部和中央军委批准,请战电报发出不久收到上级复电,大意是限定三日内完成任务,若三日内不能取胜,40军继续南下,解放安阳的任务另由其他部队完成。韩先楚军长决定采取四面包围、泰山压顶战术,逼迫敌人投降,以求速战速决。不料守敌负隅顽抗,拒不投降,加之安阳城工事坚固,决非两三日可以攻取,韩先楚军长从大局出发,下令撤围南下。
四、第四次攻打安阳
1949年3月,华北地区只剩安阳、新乡等孤城尚未解放。3月下旬,中央军委指示第四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南下途中发动安(阳)新(乡)战役,解放安阳、新乡。
朱德总司令对此役十分重视,亲自召见42军军长吴瑞林,向吴瑞林分析了安阳敌情和城防工事特点,指出安阳敌首多为十恶不赦的亡命之徒,地头蛇、父子兵、惯匪最难打,对其顽固性不能低估,千万不能轻敌,强调解放安阳势必靠强攻,因此要带足炸药、炮弹,还预见性地指出,只要强攻安阳奏效,新乡不战可下。根据总司令的安排,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又向吴瑞林详细介绍了安阳敌情、城防工事特点及其武器装备情况。四野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反复几次地交待任务,讲了3个小时,强调务必打好这一仗,出色完成华北地区最后一场攻坚战。为制定周密的作战方案,吴瑞林军长亲自带领作战处、情报处、通讯处、炮兵团负责人,先行前往安阳就近调查研究,了解敌情,观察地形,掌握了敌人工事及兵力部署情况,决定采用奔袭大包围、小突击的战术,首先消灭护城河以外的敌人。
经过长途跋涉,42军于4月15日进至磁县、成安一带。为了不使敌人发觉后逃跑,第二天下午即从上述二地出发,兵分两路,向安阳外围敌据点奔袭、包围。17日拂晓,42军125师375团尖刀排猛虎般扑向安阳城东玉皇庙高地,班长于明合带领全班跨过外壕,翻墙摸进庙内,一举全歼敌人一个排,抢占了庙前高地。附近敌人发觉玉皇庙失守后,集合一个营分两路夹击扑来。尖刀排的勇士沉着应战,顽强坚守阵地,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一直坚持到后续部队到来。至18日零时,解放军攻占安阳外围据点17处,歼敌1000余人,完成对安阳敌人的合围,胜利结束第一阶段作战。
从4月18日开始,解放军开始第二阶段作战——肃清安阳外围之敌。根据敌人分布情况,解放军外围作战的方针是:四面攻击,各个歼敌,逐步压缩,迫近城垣,为攻城作战扫清障碍,控制有利阵地。具体以124师附炮兵团由城北攻歼纱厂、高楼庄、郭家湾、铁路医院及小西门等处敌人;以125师由城东攻击常家湾、鳖盖山、东官园、西官园、三官庙及东关之敌;以126师由城东北攻击霍家村、傅家庄、铸钟街及北关等处之敌;以155师由城西北、城南攻歼打蛋厂、小花园、西关、纪家庄、顾家庄、禾稍庄等处之敌。到22日,解放军连克据点25个,歼敌1300余人,乘胜向东、西、南、北四关发起攻击。至27日,东、西、北三关全为解放军控制。南关之敌为逃避被歼命运,仓皇撤至城内。至此,安阳外围据点敌人全被肃清,解放军历经大小战斗30多次,共歼敌2630人,兵临安阳城下,战斗进入第三阶段。
为确保战役速胜和全胜,4月30日,四野13兵团首长决定调47军160师和太行五分区两个步兵团、38军炮兵团配属42军作战,同时又对整个兵力部署进行调整:125师由城东南调城西南接替155师阵地,以便与124师并肩突破,该师原来阵地由155师接防;160师及太行五分区52团和警卫团配合155师担任城东、南两面的围城任务;38军炮兵团和42军炮兵团分别配属于各攻城师。
担任攻城任务的各步兵师,集中大量的人力和工具,在有组织的火力掩护下,昼夜不停进行大规模土工作业。在通向突破口的地方,开挖了50多条露天交通壕和便于爆破护城河的通道,构筑了5000多个防炮洞、弹药室和救护室,开挖了6条2米宽的可以通行担架的通道,改造并加固了围城阵地的各种工事。
5月5日18时,各师在统一指挥下,展开抢占护城河和外壕的战斗。125师集中50多门火炮,对大西门两侧150米宽的攻击面进行了2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373团一个营向护城河与外壕之敌发起猛攻,首先用700公斤炸药在25分钟内连续爆破护城河通路,于18时45分占领护城河。在炮火掩护下,21时攻占外壕,打开了突击通路。该团爆破连一个排,仅用7分钟时间就完成在城墙根下开挖药室的任务。6日零时30分,将400公斤炸药全部装进药室,等候总攻信号。
5日18时30分,126师集中30多门大炮开始对北门两侧约200米宽的攻击面进行猛烈轰击,30分钟后一个工兵排炸开护城河的通道,随即376团一个营发起冲锋,19时30分炸开外壕靠近城垣。担任爆破城墙任务的376团6连,由王连虎、赫贵顺、李保忠三人组成爆破组,在王连虎带领下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和炮火轰击,奋勇冲向城墙。一颗炮弹在李保忠身边爆炸,李保忠昏了过去,赫贵顺迅速抱起李保忠身旁的炸药包,继续向城墙根冲去。一声巨响,第一包炸药爆破成功。5日夜,赫贵顺在敌人的密集炮火和机枪扫射下往返22次,运送炸药,接应爆破手,开挖炸药室、装填炸药,6日2时完成送装炸药1250公斤的艰巨任务,胜利完成了攻城爆破的准备工作。
6日5时许,126师376团首长担心放置的炸药太多,一旦引爆可能殃及前沿部队,为稳妥起见,命令参谋佟乃迪带领十几个战士到城下炸药室取回部分炸药。因光线太暗影响视线,炸药不慎爆炸,佟参谋和战士们全部牺牲。爆炸的巨大威力,顿时将城墙炸开一个上宽23米的突破口。担任该师攻城第一梯队的376团在炮火掩护下,于5时15分抢占突破口,并向两翼展开,扫清了城墙两侧的敌人。5时28分,部队攻进城内。5时35分,第二梯队378团进至突破口两侧,向纵深战斗发展。
5时15分,42军指挥部鉴于126师已突入城内作战,于是提前发出总攻信号。125师首先以20分钟的炮火攻击摧毁了敌人的各种工事,歼灭了城墙上的大量敌人。5时28分,125师用炮弹引爆城下炸药,将城墙炸开一个上宽19米的突破口,该师第一梯队373团在炮火掩护下,于5时30分抢占突破口,并迅速向两翼展开,横扫城墙上的敌人。该师第二梯队374团于6时进至突破口,投入纵深战斗。
124师因未炸开突破口,总攻开始后,在125师协助下,以云梯登城,突破敌人防线,投入纵深战斗。
5时15分,125师375团突破敌人防御,以373团、374团向城内迅猛突击,5时40分攻占大西门,6时夺下鼓楼,6时50分攻克国民党安阳县政府。7时,一部控制了东大街至东门以南地区,另一部控制了中山街至南大街以西地区。7时5分战斗结束,共歼敌5000余人。
126师突破城墙后,担任围城突击任务的377团横扫护城河里岸的敌人。5时28分、35分,第376团、378团先后突入城内之后,在纵深战斗中,378团发展最快,6时50分进入县前街与天主教堂地区,歼敌2000余人。376团7时20分攻占国民党河南第三专署,俘敌总指挥赵质宸以下官兵千余人。
124师6时登城后,分两路向纵深发展。一路沿学巷街向香巷街攻击前进,8时占领二郎庙街;另一路沿大院街、裴家巷攻击前进,于7时40分占领铁狮口。8时战斗结束,共歼敌2000余人。
6日上午8时,解放安阳战斗胜利结束。
解放安阳之战,全歼守敌1.4万余人,其中毙、伤、俘敌将级军官5名,击毙敌冀豫边清剿副指挥兼43师师长郭清,毙、伤敌5629人,俘敌冀豫边清剿总指挥兼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赵质宸、冀豫边第五清剿副指挥兼旅长刘乐仙、134师参谋长武荩仁以下官兵1.23万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9门、六零炮9门、掷弹筒34个、重机枪27挺、轻机枪700挺及部分其他军需用品。解放军在战斗中伤亡2646余人,其中伤2278人,牺牲368人。安阳的胜利解放是英雄的人民解放军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
肃清残敌,接管安阳城
1949年春,在解放安阳同时,根据太行区党委指示,太行五地委即着手组织开展调动干部工作,准备解放后接管安阳。2月,组建了中共安阳市委、市政府,暂驻水冶镇,刘方生任市委书记,李艺林任市长,同时从太行四、五专区等地抽调干部分别负责各方面的工作。2月28日至3月20日,准备入城的全体干部在水冶镇进行集训,五地委主要领导人亲自授课,讲解党的城市工作方针、政策及入城纪律,帮助干部们熟悉和掌握安阳市的情况,明确进城后的主要任务是工人复工、组织灾民生产自救及锄奸三大问题。3月8日,太行五专区公安局、安阳市委组织安阳城工部、冀南三专区公安局、磁县、漳南县、汤阴县、安阳县公安局长召开联席会议,互相交换情报,确定了入城后急需逮捕的反革命分子名单,统一了在肃残中对待各类反革命分子的政策。会议决定以安阳市公安局局长杨健三等为核心成员,抽调420余人组成入城工作队,负责军管时期接管城市、搜捕反革命分子、安定社会秩序等任务。
3月11日,安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警备司令部、治安部、接管部、民运部、文教部等。李琦为安阳军管会主任,佘积德、张开银、刘方生、李艺林、杨健三等五人为委员,佘积德任安阳警备司令部司令员。13日,警备司令部发出警字第一号通报,开始办公。
安阳解放后,军管会、市委、市政府、公安局随军入城办公。同年6月6日,经上级批准,安阳市成立四个区公所(即一、二、三、四区公所),共辖行政街59个,全市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933亩,人口6.13万。市委、市政府陆续健全了机构,市委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市委研究室等办事机构,市政府设秘书科、财政科、工商科、建设科、文教科、卫生科、司法科、公安局、劳动局、税务局、武装部以及邮电局、电讯局、人民银行等机构。
一、凯旋入城,改造旧政权
市委、市政府入城后,第一步是着力肃清敌人残余,接收敌政权,安定社会秩序。此时战斗虽已结束,但匪首中除郭清在战斗中被击毙外,大部分化装隐蔽,分散潜逃,还有部分逃亡地主、惯匪转入地下活动,3000余名溃兵散落在社会上。安阳解放前,麇集在安阳城内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有30多个,国民党安阳党、团、军、政机构有106个,其成员在安阳解放后大都乔装打扮,潜藏民间。不肃清这些残余匪、特,社会秩序就无法安定,生产恢复也无法进行。因此,肃残成为入城初期的中心任务。市委、市政府大力组织群众开展肃残运动,发动群众对匪首、特务进行揭发检举,并集中力量进行缉捕。
王三祝是国民党40军暂编第九纵队中将司令,程万福系国民党337师的一名团长、土匪头子。安阳解放后,二人下落不明。由于全城戒严,其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再加严查户口,二匪更感朝不保夕,曾三移住地。当二人潜伏在二道街时,被居民发现向公安部门举报,侦捕人员及时出动,将二匪捕获。很快还逮捕国民党特务、地方党团首要分子143人,缴获电台20部,轻机枪10挺,长短枪432支及部分特务活动器材。7月31日在城内召开公审大会,公布了匪首及国民党特务的滔天罪行,人民法院判处赵质宸、刘乐仙、王三祝、王景昌、武荩仁、程万福、王六安等人死刑,执行枪决(王三祝被处决于新乡),国民党特务苗宪武、毕协召等人也被处决。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对于散兵游勇,军管会采取依靠群众严查户口、动员登记等方法进行识别、肃清。由于这些人对共产党的政策还不了解,害怕暴露后会受到惩处,开始几天几乎无人敢出来登记,少数进行登记的也不敢讲真话,军官说自己是士兵,士兵说自己是马夫。为鼓励他们登记,市政府通过召开群众会、敌匪人员家属或亲属会,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讲明党的政策,同时发动一些旧保长做工作,并把动员敌匪人员、散兵游勇登记作为旧保长立功赎罪的条件。5月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1.6万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大造声势,提出“肃清残匪、安心生产”的口号,开展登记运动。仅5月12日一天即登记400余人,一些罪大恶极的乡长、镇长、县长也进行了登记。6月,根据太行区党委关于“要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中贯彻肃匪”和“肃匪的目的就是为保卫生产”的指示,中共安阳地委和漳卫军分区联合发布剿匪命令,成立剿匪指挥机关,以军分区52团警戒安阳城,另以三个团负责清剿。漳南、邺县地方武装为第一团,在邺县成立联合指挥部;汤阴、淇县地方武装为第二团,在汤阴东部成立联合指挥部;安阳县地方武装为第三团,配合新区开展群众工作,帮助群众恢复和发展生产。各指挥部分别组织精干武装工作队迅速进入清剿区剿匪,到10月底,安阳城及安阳、邺县等地散匪、特务自首登记1万余人,剿捕1500多名,收缴长短枪支5300多支,小炮2门。通过肃匪,安定了社会秩序,保卫了生产。
与此同时,军管会张贴布告,大张旗鼓地宣传共产党的城市政策,宣传入城纪律和约法八章,同时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各种训练班,培训骨干,发展壮大干部队伍,以管好百废待兴的城市。
在旧政权机构被摧垮、新政权机构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为尽快稳定局势,边接管边利用旧人员来维持社会秩序。入城后,立即召开旧保甲长会,批判其解放前鱼肉百姓的罪恶,教育他们要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大,同时动员他们帮助政府打扫战场,肃清散兵游勇。5月11日,市委、市政府举办训练班,发动83名旧警察开展“救人救己”活动,对安定社会秩序起了一定作用。
安阳解放后,市委、市政府即着力禁娼。安阳长期为反动势力所控制,一直是剥削阶级寻欢作乐之地。县前街、大井街、义安里等街巷分布着众多妓院,盛时达70多家。安阳解放前夕,公安局在进城后的工作要点中,即明确提出“对妓女院,劝其解散,停止营业,对妓女进行改造,使其从良生产,有花柳病者,当加以管制。”入城后,公安局向妓院宣布了上述决定。由于妓院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消失,老鸨们不得不服从政府指令关门停业。危害安阳数百年的社会毒瘤,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顷刻瓦解,永远成为历史。
二、登记核查,接收主要生活物资
社会秩序初步安定以后,政府对查封的物资进行了清点、核实、登记。清点中,有人以多报少隐瞒转移,有人销毁存根企图乘机发财,致使很多物资不能及时接收。如在查封的9个仓库中,就有许多粮食散落在存粮户手中,仅存粮500-15000斤的就有200家,至于50-500斤的更多。为尽快将这些粮食集中起来,干部向存粮户讲明了政策,号召他们自觉把粮食交给政府,同时动员他们将谷子碾成小米,以解决入城的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的吃粮问题。政府还采用以工代赈办法,每天集中20-50辆人力车,把零星物资和粮食集中到指定地点。经过几天努力,共接收小米10.78万斤,土布8379尺,被子800床,煤3.86万斤,衣服7709套,银元1800元,元宝290个,初步完成了对主要生活物资的接收,把敌人明藏、暗放的东西变为人民的财产,共折小米120万斤。
经过20余天努力,市政府共接收敌专署、县政府等大小机关42个,普润面粉厂、裕大轧花厂等工厂数十个。
三、正确处理,接管旧政府工作人员
正确处理和利用国民党旧政府工作人员是解放初期社会秩序能否迅速安定的重要因素。旧政权机关被接管后,曾在旧机关工作过的人员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和怀疑态度,他们有的认为自己是旧政权工作人员,共产党不会信任;有的担心被开除,生活无法维持;有的担心如登记交待了,万一国民党再打过来会被杀头。针对以上这些想法,市政府提出“出来办交待”的口号。从5月9日起督促他们正式办理交待,并把他们集中起来开会进行培训。会上市长李艺林向他们宣讲了共产党的政策,阐明了共产党对待国民党旧职员的“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打击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的方针,为其指明出路。会后,人民政府又对多数旧职员做了适当安排,对科技界人员合理使用,对逃亡地主勒令返回原籍,对罪大恶极者坚决镇压,对破坏分子、顽固分子予以打击。由于坚决贯彻执行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方针,保证了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至6月底,人民政府共登记培训旧政权工作人员2078人,其中有专署科长、县长等。刚刚解放的安阳城社会秩序日趋稳定。
1949年9月16日,安阳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81人。大会听取了军管会《关于接收工作总结》的报告,提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和任务,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搞好生产,努力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而奋斗”。从此,安阳市的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