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声镛,是一个充满革命热情的青年,他投笔从戎,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广州起义,他率尖刀连冲锋陷阵,屡建奇功。被俘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革命献出了他年仅26岁的生命。
郭声镛(1904~1929),河南省安阳县人。他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勤奋,1921年春考入安阳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学。他少年老成,为人沉静,勤于思考,学习成绩突出。除努力学好功课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新青年》等报刊杂志,知识面比较宽,思想积极上进,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敬重。
1925年夏,郭声镛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军训。当时,安阳党组织领导人杨介人和徐向前在安阳从事革命活动,与十一中教务主任罗任一(共产党员)一起,组织同学进行军事训练,除传授军事知识外,还讲授国民革命的道理,使他们进一步认清了只有推翻军阀的反动统治,提倡科学,实行民主,国家才能独立富强。郭声镛热心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有一次十一中的学生捉拿了安阳县的大地主李鸿伯的父亲游街示众,郭声镛走在队伍最前头,兴奋地高举拳头,领头高呼口号:“打倒李鸿伯!”那一刻,郭声镛对统治阶级的满腔怒火,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好像要立刻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暑假毕业时,同学们有各自的想法,而郭声镛认为只有投身于国民革命,改造国家,拯救民众,才是最有意义的。因此,他毕业后毅然报考黄埔军校(第四期)。是年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黄埔军校后,先在学生队进行军事训练,后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排长。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谎称共产党要暴动,共产党人指挥的中山舰要炮轰黄埔,借以宣布戒严,并派兵逮捕和监视共产党人。消息传开,群情激愤,郭声镛愤怒地说:“中山舰事件使我们看清了蒋介石的反动面目。我们既不能急躁也不能泄气,黑暗里边也会有光明,只要有共产党在,革命就一定能胜利,北伐一定会成功。”
1927年,郭声镛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三营七连三排任排长,当时教导团团长是叶剑英。8月,他随部队由武汉南下长沙,后又到广州。广州起义前夕,他被提拔为连长。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12月11日晚,按照上级命令,七连负责攻打敌十三军留守处。郭声镛组织部队隐蔽进入战斗阵地后,派谢拙民、朱道南前去侦察。凌晨3时35分,三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总攻的信号发起,郭声镛一跃而起,三脚两步冲到大门前,没等敌哨兵反应过来,便被他当即用刺刀解决。“夜半枪声连角起”,顿时全城枪声大作,响彻云霄。在郭声镛的指挥下,全连动作神速,霎时冲进了十三军留守处。从睡梦中惊醒的敌人,还没有来得及穿上衣服,就乖乖地当了俘虏。根据指挥部命令,郭声镛又带领战士去攻打敌人第四军司令部。这里敌人的工事十分坚固,战斗一天也未能攻破。直到傍晚,部队撤了下来,建制乱了,有的战士也跑散了,郭声镛把部队集中起来,迅速开到观音山,歼灭敌1个连,缴获两门大炮。激战三天三夜后,子弹打光了,部队伤亡很大,张太雷不幸阵亡。最终,起义宣告失败。
起义失败后,部队退到了花县。经过整顿,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师,叶镛为师长,袁裕(即袁国平)为政委。下属三个团,郭声镛被提拔为第十团三营营长,徐向前为第十团党代表。1928年1月,红四师来到海陆丰一带。当时这里的群众运动基础好,已建立了革命政权,也有了根据地。因为东江一带土豪劣绅武装很多,部队几乎天天打仗,每次打仗郭声镛总是冲锋在前。果陇战斗是一次比较大的战斗,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进行顽强地抵抗,并事先在一里路范围内埋设了炸药和钉子,红军战士多穿草鞋,往往被扎得鲜血直流,但却没有一个叫苦的,他们想的是打败敌人,取得胜利。郭声镛指挥部队把果陇包围起来,冒着生命危险快速隐蔽接近敌工事,一口气冲到敌人的大门口,用煤油点着火把大门烧掉,由于里边还有一道铁门,很难攻破。这时郭声镛带领几个战士爬上门楼,掩护其他同志破门。谢拙民和朱道南找来钢钎和铁锤,把钢筋水泥墙挖了一个洞。正当从洞口往里冲时,敌人用火力封锁了洞口,红军战士牺牲很多。就这样一直打了几天几夜,因没有粮食吃,战士过度疲劳,敌人趁机突围逃跑了。攻克果陇据点,使陆丰与普宁连成了一片,扩大了红四师的根据地。随后,郭声镛又率领三营攻下紫金城,释放了所有政治犯。
红四师在海陆丰一带的胜利,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不久,国民党调集部队对红四师进行围剿。红四师在叶镛师长领导下,和彭湃领导的农民武装共同反击敌人的围剿。红军当时的武器主要是步枪,彭湃领导的农民武装使用的多是大刀、长矛等,红四师和农民武装靠勇敢和智慧,用简陋的武器同国民党军队的机枪和大炮展开激烈对抗。当时,部队供应困难,加之战斗频繁,战士有的负伤、病倒,有的牺牲,部队大量减员。1928年秋,为了适应环境,在彭湃的领导下,进入山区打游击,在普宁、惠来和潮阳的交界处建立了根据地。一次在陆丰大安洞附近,与敌人遭遇,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郭声镛和叶镛师长不幸被俘。郭声镛遭到敌人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29年春,郭声镛和叶镛师长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广州,郭声镛牺牲时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