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黄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帝王之贡品。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内黄大枣荣获银奖。1993年以内黄大枣为原料的“冬夏枣茶”荣获中国北京首届保健品博览会金奖。
内黄县素有“枣乡”之称,全县现有枣林46万亩,年产鲜枣12万吨,年产值2.4亿元。内黄红枣共有品种60余种,以内黄大枣为大宗。其果实呈短圆筒形,果核扁形,外果皮紫红色,果呈浅黄色,个大肉厚,内部组织松软,弹性好,果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既可鲜吃,又可干制加工,其中富含果酸、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的美誉。
中医将红枣归于补气药类,称其性味甘平,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的功效,对胃肠道功能不佳的人,常吃红枣可以改善功能而增益体质。
内黄大枣是食品加工的上乘品种。近几年内黄县依托丰富的红枣资源,加工企业达4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加工能力到5万多吨,产值近5亿元。加工品种有枣茶、枣汁、枣醋、枣酒、金丝蜜枣、空心焦枣、无核糖枣、阿胶枣、黑枣、酒枣等几十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日本、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朝鲜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全县红枣交易场所达200多处,年交易中转红枣15万吨,其中后河镇红枣批发交易市场是河南省较大的红枣批发交易市场之一。全县建有红枣冷库50座,保鲜贮藏能力5000平方米,红枣产业的发展还带动和促进了加工、销售、包装、运输、贮藏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如今,国家质检总局已审验通过了内黄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保护范围为内黄县城关镇、张龙乡、马上乡、东庄镇、后河镇、豆公乡、井店镇等17个乡镇。
每年秋高气爽、红枣丰收时节,内黄都要举办“红枣节”,开展生态旅游,后河等乡镇农民建有许多农家乐、采摘园,迎接全国各地的游客,人们在枣林放手采摘,分享丰收的喜悦;尽情品尝,体验生活的甜蜜;合影留念,留下对“枣乡”热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