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全市抗疫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疫情发生后,市委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1月24日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一办七班七组,形成统一指挥、统筹推进、统管统调的战时指挥体系,迅速落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1月25日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迅速关闭了博物馆、图书馆、公园、游乐场等密集场所,取消大型群众性活动,有效阻止人群聚集,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防控、早督查、早落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齐心协力,层层紧急响应,迅速在重要场所、交通要道、村庄社区设置2240个卡点,限制进出车辆和人员。多渠道、地毯式摸排武汉及湖北地区来安人员1.44万人,建立重点人员信息台账,形成重点人群排查、分类管理、转运或隔离的工作闭环,阻断社区传播。严格“四类人员”隔离措施,在全省率先实行“一人一间一卫”集中定点隔离,对确诊病例发病前5天的行动轨迹进行严密追踪,排查出密切接触者2.09万人。对所有确诊、疑似、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和武汉、中高风险地区返安人员及时进行检测,累计核酸检测30.65万份。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毒传播,减少了人员感染。
为全力救治患者,第一时间确定6家定点医院,确定7家医疗机构作为后备医院随时启用。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为了提高治愈率,在全省较早实行市级医院集中救治,所有确诊病人统一到市五院集中收治。同时,积极改善救治条件,在短短的13天时间内为市五院新建隔离病房62间,为6家定点医院增购负压救护车、呼吸机、移动DR等医疗急救设备97件。集中全市各学科专家力量组建40名市级专家团队,对每名确诊病例实行“一个病例、一个专班”,一人一策、精准治疗。组建中医专家团队,坚持中西医结合,为每名患者辨证施治,免费提供中药汤剂2万余份。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设立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累计开展心理疏导1985人次。我市53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保持了确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患者零复阳。
面对严峻疫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我市各个卡口、各个社区、各条防疫战线都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徽闪耀。疫情期间,我市共有1568名医务工作者提交了请战书,主动要求到武汉去、到湖北去,支援全国疫情防控大局;121名医务工作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3名火线入党的党员在病房进行了入党宣誓。他们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有力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有效扭转了不利局面。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1月25日我市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到2月20日出现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用25天时间实现确诊病例零增长,到3月6日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出院,用42天时间实现确诊病例清零。在做好本市医疗救治及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市分四批派出66名医务人员和2名防疫专家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援和防疫工作,受到当地群众、医疗卫生和政府部门一致好评。
在初步控制疫情后,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等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一手抓两头”的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努力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组建复工复产工作专班,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明确不同复工复产时间节点,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4个方面、20条措施,到4月份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
12月15日,我市举行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全面总结抗疫工作,对299名先进个人和98个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1月25日,安阳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12月15日,安阳市举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